鞍山师范学院始建于1958年,同年鞍山师范学院图书馆建立,1962年因受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影响,鞍山师范学院停办,图书馆发展一度停滞。后历经多次合并转迁,1978年重新恢复建立鞍山师范专科学校,同年重建鞍山师范专科学校图书馆。
重建后的图书馆馆舍规模较小,藏书仅有数万册,经过近十年的不懈努力,至1988年,图书馆拥有了面积为3800平方米的第一座独立馆舍,藏书达到30多万册。1993年,学校经国家教委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图书馆也迎来了新的发展。2002年9月,总面积为13434平方米的鞍山师范学院图书馆新馆落成并投入使用,自此图书馆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随着近几十年来图书馆事业的蓬勃发展,鞍山师范学院图书馆同样也经历了多次跨越式发展,馆藏文献由少到多,硬件设施由无到有,服务内容由浅到深,服务手段由手工到自动,管理方式由闭架到开架,馆藏资源由实体到实体和虚拟多种资源共存……图书馆在多个层面上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和提高。自1978年至今的40余年间,图书馆在稳定有序发展的基础上,不断进取创新,目前已成为一座现实资源与虚拟资源并重,信息服务与人文服务共存的现代化、多功能、综合性图书馆。
在文献资源建设方面,图书馆追求对馆藏信息资源的科学管理,在不断整合原有馆藏资源的同时,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图书采购体系,不断丰富和优化馆藏资源。截止2020年8月底,图书馆共收藏各类纸质文献约113万册,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提供了必要的文献保证。馆藏内容涵盖哲学、经法、教育、文史、理化等多门学科,形成了以文史、教育、古籍类藏书为特色的综合性藏书体系。收藏有《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等代表中华民族文化瑰宝的珍贵图书。数字资源方面,图书馆现有《中国知网》(CNKI)、《读秀知识库》、《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博看》、《网上报告厅》、《中科大学专业课学习数据库及考试学习资源数据库》等国内重要数据库12个,电子图书123万册,电子期刊49万册,为教学和科研提供了比较系统前沿的科学数据和理论参考。利用网络平台,图书馆创建了自己的主页,提供馆藏检索、新书通报、数据库检索、参考咨询、读者导购、我的图书馆等多种服务,为读者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检索途径和书目查询方式。
在注重文献资源建设、创设良好借阅环境的同时,图书馆还注重服务理念、形式和手段的不断创新。为方便读者借阅,图书馆实行藏、借、阅合一的开放式服务模式,现开放自然科学类图书借阅室、文学类图书借阅室、社会科学类图书借阅室(一)、社会科学类图书借阅室(二)、工具书库等多个书库,设立电子阅览空间、休闲阅览空间、期刊报纸阅览空间、自习空间等,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求任意选用。图书馆还为学生提供临时存放书籍的“暂存书屋”,解决考研同学携带书籍较多的问题。此外,图书馆学术报告厅均可供师生们预约使用。馆舍每天开放15.5小时,周开放108.5小时,阅览和自习座位1774个,能够满足师生的学习需求。图书馆还设有歌德电子借阅机、博看阅读机、超星阅读机、多媒体报告厅、自助饮水机等设施,为师生提供智能化服务,极大地方便了师生使用。
图书馆积极开展信息咨询服务,经常为读者举办各种文献资源的宣传和培训,坚持开展“数字资源进家庭”活动,为读者提供课题跟踪、查新、检索咨询等服务。为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促进文献资源利用,图书馆还开展以真人图书馆、学术讲座、图书漂流等为主要内容的“阅读推广”和“数字资源推介周”活动。2020年5月,图书馆被鞍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命名为第二批鞍山市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截止2020年8月,我校先后荣获鞍山市第七届、八届、九届全民读书节活动“优秀组织单位”。
鞍山师范学院图书馆注重高素质人员队伍的培养,积极鼓励并创造条件支持图书馆员进修学习,截止2021年3月底,图书馆共有正式工作人员36人,其中高级职称15人,具有硕士以上(含硕士)学位人员14人,研究生学历占全馆38.8%,基本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作风踏实、团结向上的馆员队伍,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人才基础。
图书馆在今后发展中继续以“师生需求为中心,全方位助力教学科研,以培养人才为导向,以增加办馆特色为目标,以读者满意为标准”的办馆理念,秉承“博雅兼上,知行合一”校训,通过多元化的服务和多种途径的育人工作,围绕学校发展战略,不断创新服务模式,着力建设一个更加开放、舒适、便捷、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智慧型图书馆。